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北京大学张路霞教授、李鹏飞研究员来校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5-04-01 08:26  

2025年3月28日,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数智医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路霞教授,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智慧医疗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鹏飞研究员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分别作题为“数智赋能肾脏病管理”“数字时代的慢病监测与管理”的学术报告。

慢性肾脏病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我国患者数量庞大且诊疗资源分布不均。张路霞教授基于肾脏病管理瓶颈,结合数智理念与技术,通过多源大数据整合构建“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这一国家级疾病监测体系,打造了多源大数据驱动疾病监测的创新模式,极大提升了疾病监测的效益-成本比。团队开发的便携式尿液智能检测设备、AI心电分析工具等即时检验方案,被纳入国家慢性病防治数字产品,助力基层筛查效率提升。在数智技术应用方面,团队研发的“肾说(KidneyTalk)”大模型成为国内首个肾脏病专科AI工具,覆盖诊前评估、诊断支持、患者管理等全场景,推动大语言模型快速迭代与医疗AI产业化落地,为医学垂直领域技术成熟提供示范。团队还揭示了高温、空气污染等环境与肾脏健康的关联,并计划结合气候预报探索建立肾脏病不良事件的预警与干预系统。张路霞表示,未来研究将进一步融合区域医疗数据与AI技术,推动肾脏病“全周期”智能管理,为全球慢病防控贡献中国智慧。

全球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发展等宏观因素给人群慢病管理与健康促进带来了巨大挑战。李鹏飞研究员在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突破多源异构数据治理技术瓶颈,自主研发动态索引系统和分布式计算框架,建立渭南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平台性能远超国家标准,为卫生健康决策提供精准支撑。针对慢性肾脏病防治难题,团队创新研发尿液智能检测系统,该设备融合AI图像识别与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居家精准检测,临床验证显示疾病预测能显著提升早期筛查效能。团队建立的基于移动健康技术的慢性病筛查与管理体系,以前沿科技为驱动,以健康服务为导向,推动实现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范式转变,为全球慢性病防控贡献中国方案。

学校各学院(部)、各单位近150名教师参加学术报告。

(供稿:科研与成果转化部;撰稿:崔宪奎;审核:牟青杰)

上一篇:【学术报告】人工智能与医学:一场双向奔赴
下一篇:我校青年教师毛斌斌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学术论文

关闭